國家在2011年出臺了《母乳代替品銷售管理辦法》,其中明令禁止在醫院向產婦推銷、宣傳奶粉產品。但不少奶粉企業不惜拿出巨資,賄賂醫生和護士,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讓醫院給初生嬰兒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讓孩子產生依賴。嬰兒的第一口奶,就這樣被綁架。
央視曝光的以多美滋為典型代表的乳企,通過賄賂醫院操控嬰兒“第一口奶”的黑幕,其實公眾之前已多有耳聞。至少在央視曝光的天津,乳企的打款明細表證明,類似賄賂行為十分普遍。奶粉企業之所以如此重視在醫院運作,就是要借“第一口奶”讓嬰兒形成口味依賴,這不僅是商業上的不正當競爭,甚至還會讓嬰兒因此拒絕母乳,進而危害孩子的健康和發育。
關于醫院里的商業賄賂種種,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有一種職業叫“醫藥代表”,屢屢被曝出行賄醫生。在央視曝光的奶粉企業打款明細表上,醫生、護士根據職位不同,收受錢額大多在300元到1萬元之間,這筆錢事實上已成為這些醫生、護士的固定收入。這還只是一家企業的,所有企業類似行賄加在一起,想必是不菲的“灰色收入”。
曾經有一種觀點認為,醫生、護士的類似行為不屬于法律上的商業賄賂,而只是“不正之風”。不得不說,這本質上是另一種“雙軌制”,直接危害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信仰。從法律意義上說,任何事物和行為要么合法,要么違法——除非它違反了法律,否則我們沒有依據判定它“不正”。乳企通過給醫生、護士打錢操控“第一口奶”絕對是商業賄賂;而拿錢的醫生、護士則是典型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
與商業賄賂相關的法律規定的不完善與不合理,勢必使大量商業賄賂行為得不到應有的曝光、立案和處罰,我們無疑急缺一部反商業賄賂法。而在加快推進專門立法進程之外,依據現有法律規定嚴格打擊商業賄賂同樣重要。明擺著的受賄罪和行賄罪卻不去追究法律責任,只會讓商業賄賂愈發肆無忌憚。
乳企通過大肆行賄操控嬰兒“第一口奶”,只是當下泛濫存在的商業賄賂的一個縮影。如果連“曝光一起查處一起”都做不到,那么商業賄賂根本無從治理。洋藥企、洋乳企紛紛在中國大肆行賄,就是在用行動證明“商業賄賂在中國十分普遍”,這應該喚醒我們嚴厲打擊商業賄賂的決心。
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學習八項規定 增強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持續合規 提質創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醫藥..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