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培養基代替藥品進行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是無菌生產工藝的一種必要方式。為了確保無菌產品的無菌性,文章對凍干產品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方案的實施進行闡述,介紹了該方案的準備條件,灌裝、凍干和軋蓋過程,過程取樣以及環境監控等,對方案進行部分改進,優化了方案內容,并對無菌工藝模擬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結合實例探討了西林瓶生產線凍干產品培養基試驗的策略,以提高非最終滅菌產品的無菌保障水平。
Part
1
引言
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是指采用微生物培養基替代無菌產品,對整個無菌生產工藝進行評估驗證的技術,通常也被稱為“培養基灌裝試驗”。需要把培養基灌裝于無菌容器中,并在無菌生產環境中進行轉運,通過模擬此無菌工藝的過程,最后將灌封有培養基的容器在適當溫度下進行培養,檢查容器內微生物的生長狀況,來對無菌工藝模擬試驗的結果進行評價,評價該試驗是否在操作過程中產生了污染。通常將此試驗應用于非最終滅菌的無菌產品中,而對最終滅菌產品沒有強制的要求。
根據《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 年修訂)》(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of Medical Products,GMP)以及附錄1的“無菌要求”,無菌產品的生產應當進行培養基灌裝試驗。在無菌生產過程當中,對于直接接觸藥物的設備、部件、灌裝容器以及原料,雖然已經過滅菌,但是當采用這些要素進行無菌生產時,仍然會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產品發生污染,從而影響了無菌產品的質量。因此,無菌工藝的評估應當采用一種更合適的方式進行。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是對無菌工藝進行評估的一種驗證技術,采用培養基模擬完成實際無菌生產操作后,可以對結果進行評價,借以確定實際生產中產品被污染的概率。
Part
2
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方案技術要求
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無菌產品為凍干制劑,故以凍干產品的無菌工藝模擬試驗來模擬整個工藝過程,包括從部件、材料的滅菌準備,一直到完成灌裝和軋蓋等整個過程。
而對于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方案的設計中,工藝條件的選擇應當選取合理的“最差條件”,即整個工藝流程,應采用最差條件來進行試驗。最差條件即在工藝規程允許范圍內,正常生產會遇到的最差情況,其并不包括由偏差引起的超出工藝要求的特殊情形。如果在最差條件下培養基灌裝試驗仍然取得好的結果,那么說明在比最差條件還要好的正常實際生產過程中,無菌保證水平會更有保證。
2.1
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最差條件設計
凍干產品的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最差條件設計,可以包括在準備階段將物料、灌裝器具、設備等按照工藝要求在無菌條件下放置允許的最長時間;灌裝時可以在關鍵區域保留最多的人員;模擬在工藝允許范圍內更長的灌裝時間;控制無菌工藝模擬試驗灌裝速度等。
2.2
最差條件具體實施方式
2.2.1 控制物料、器具、設備等放置時間
凍干工藝所采用的西林瓶、膠塞、鋁蓋、灌裝器具、配料系統和凍干柜,將其滅菌并放置工藝規程允許的最長時間后使用,如表1所示。
表1 包材、器具與設備滅菌后放置時間記錄表
其中,為了考察其放置最長時間后的無菌水平,西林瓶、膠塞和鋁蓋在放置結束后,均取樣進行了無菌性檢查,結果均符合無菌工藝要求,可繼續用于無菌工藝模擬試驗。
2.2.2 控制灌裝人數
參與無菌工藝模擬試驗的關鍵區域人員,均按表2所示進行人員控制。進行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時,實際操作人員數量均按工藝規程允許的最大人員數量進行。其中,各潔凈室組成人員,可由操作工、維修人員和檢測人員組成,操作人員負責無菌模擬試驗的生產操作,檢測人員負責微生物取樣、環境監控等操作,維修人員負責對設備進行模擬維修或突發情況的處理。
表2 培養基灌裝試驗人員控制記錄表
2.2.3 灌裝速度與時間控制
在灌裝運行速度上,基于風險評估,應對灌裝速度進行評估并說明所定速度的理由。一般來說,對于廣口的容器,可采用在無菌生產區暴露較長時間的工藝,即降低灌裝速度,考察無菌過程是否受到污染;而對于瓶口較小的容器,可采用高速運行的方式來評估,在高速運行中進行大量手工操作干擾,用于評估無菌生產工藝是否受到污染。
培養基灌裝的持續時間控制是方案設計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綜合考慮生產操作、操作干擾和實際無菌操作的周期后,盡管最準確的方法是模擬全批量的操作時間,因為其最能反映實際生產運行的情況,但也可以有其他合理且適當的模式,預估模擬試驗的時間一般不少于正常實際操作生產的時間,以更好地反映整個過程所帶來污染的風險。
Part
3
試驗先決條件檢查
3.1
廠房設施設備以及公用系統的準備
廠房設施設備以及公用系統的準備具體內容如下[1]。進行凍干產品無菌工藝模擬試驗,需要確認工藝設備、公用系統和輔助設施都已經按照預期進行了相應的驗證,且物品、廠房和設施所使用的消毒劑和消毒方式也完成了相應的驗證。
對于藥液及產品所接觸到的氣體、設備組件、容器、器具滅菌工藝都應完成相應的驗證,無菌生產區域的環境,應達到設計要求,能夠持續穩定地運行。
3.2
人員的培訓
參與無菌工藝模擬試驗的人員,應接受藥品GMP、無菌操作、微生物知識以及實施無菌模擬試驗的相關培訓,且進入無菌潔凈區的全部人員,都應通過無菌更衣程序的確認,確認每位參與者可進入的區域以及其所允許的無菌操作項目。
3.3
培養基及相關包材的準備
進行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應充分考慮模擬介質與無菌工藝的適宜性,應結合被模擬產品的特點以及模擬介質的可過濾性、澄清度、滅菌方式等方面來選擇培養基,盡可能地模擬無菌生產工藝流程,且不應該選擇具有抑菌性的模擬介質,以確認模擬試驗的可信度。通常可以采用的培養基為胰酪胨大豆肉湯(Tryptic Soytone Broth,TSB),其無抑菌作用,且滅菌方式簡單易操作;易溶解和擴散(若溶解性不好,懸浮在培養基中的模擬介質使培養基發生渾濁,容易影響結果的判斷);易清潔,對設備沒有腐蝕性,對人體無害,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培養基在使用前已進行除菌過濾,其滅菌方式應經過驗證。
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所用到的包裝材料,應按相關質量標準檢驗合格,具備檢驗合格報告單。
Part
4
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方案的實施
4.1
檢測儀器與設備
ApexZ50 激光塵埃粒子計數器、MAS-100NT浮游菌采樣儀。
4.2
材料與試劑
TSB 培養基、TSA 培養基、培養皿(55 mm、90 mm)、西林瓶(7 mL)、膠塞、鋁蓋。
4.3
無菌工藝模擬試驗實施過程
凍干產品的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模擬的是整個工藝過程,包括培養基準備過程、灌裝過程、凍干過程、軋蓋過程和培養基微生物的培養過程,應在與實際生產相同條件下盡量模擬實際生產完成的相應操作,還應充分考慮生產時可能造成污染的各種因素,對各種干擾活動進行模擬,模擬無菌灌裝期間遇到的最差狀況下的操作。
4.3.1 培養基準備過程
試驗所使用的培養基應是經過微生物促生長能力檢測合格的培養基,培養基(TSB)配制完成后,經除菌過濾至無菌儲罐中,并在無菌儲罐中貯存工藝允許的最長時間,貯存結束后,進行下一步的模擬灌裝試驗。
4.3.2 灌裝過程
灌裝前,應按正常生產操作進行灌裝部件的組裝,并進行裝量的調節。由于培養基灌裝量較大(約9萬支),且為瓶口較小的7 mL 西林瓶,故采用高速灌裝,并在灌裝過程中穿插干擾操作的模式來進行模擬,根據洗烘灌聯動線的整體性能,把灌裝速度控制在350 支/min,灌裝第2 h 和第4 h,分別模擬一次灌裝干擾操作,綜合考慮生產操作、各種干擾和實際無菌操作的周期后,決定總灌裝時長約為6 h。
4.3.3 灌裝干擾操作實施與改進
在無菌工藝模擬試驗過程中,必須模擬所有正常操作的活動,包括取樣、稱重、沉降菌換皿、層流車轉運和產品出入凍干柜等,而除了這些計劃的活動以外,還存在非計劃卻不可避免發生的活動,比如西林瓶倒瓶、爆瓶的處理,灌裝異常的處理,各種灌裝機故障維修等,因此本次無菌工藝模擬試驗在進行所有正常操作的活動外,通過改進方案,需進行非正常的突發事件的處理來模擬最差生產狀況[2]。表3 可以作為本次無菌模擬試驗干擾項目和頻次的參考。
4.3.4 凍干過程
灌裝完的西林瓶運送至凍干柜內,關閉凍干柜門后,放置10 h 后,模擬抽真空補氣操作2 次(每次抽真空至500~600 mbar),引發柜內空氣流動,再通過無菌空氣達到氣流平衡。
4.3.5 軋蓋過程
凍干結束后,打開柜門擺放至少2 h,西林瓶出柜,放置密閉車至少6 h,然后進行軋蓋,軋蓋完成后,所有培養基產品全部制備完畢。
4.3.6 目檢過程
軋蓋后的產品轉移至目檢操作間,人工進行目檢檢查。
4.3.7 微生物的培養
已灌裝的培養基應當在適當的條件下進行培養,以檢出微生物,且培養溫度應適宜于一般微生物及環境分離菌的恢復生長。
(1)陰性對照。在模擬灌裝過程中,抽取16支灌裝并半加塞的培養基,進行壓塞密封,作為陰性對照品,其中8 支于30 ℃~35 ℃條件下培養14 天,另8 支于20 ℃~25 ℃條件下培養14 天,其陰性對照不應出現渾濁。
(2)陽性對照。為了確認培養基的促菌生長能力,在模擬灌裝試驗中,抽取25 支灌裝后半加塞的培養基,壓塞密封,作為陽性對照品,其中5 支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混懸液,5 支接種銅綠假單胞菌混懸液,5 支接種枯草桿菌混懸液,5 支接種白色念珠菌混懸液,5 支接種黑曲霉懸浮液,各菌種混懸液均為0.1 mL,濃度<100 cfu/0.1 mL。接種后,按藥典規定進行菌種的培養。培養結束后,觀察陽性對照品的生長情況,應被證實有菌生長則為合格。
(3)試驗樣品的培養及調查。無菌工藝模擬試驗的全部樣品應當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培養14 天,先于較低溫度(20 ℃~25 ℃)下培養至少7 天,然后在較高溫度(30 ℃~35 ℃)下培養至少7 天,在低溫和高溫的培養過程中和培養結束后,分別觀察一次,并記錄檢查結果,若發現污染應明確記錄樣品數量,若出現破損應記錄并檢查破損原因。
由于灌裝數量超過10 000 支,若出現1 支污染,需進行調查;出現2 支污染,需調查后進行再驗證。培養基灌裝的標準允許少量污染瓶的存在,但這絕對不是允許投放市場的
無菌產品中可以存在受污染的狀況,無菌工藝的目的就是防止污染,發現任何污染樣品均應進行調查,分離到的污染微生物更應鑒別到種。若培養基灌裝反復出現污染,即使每次都符合標準,也必須采取更嚴格的防污染措施[3]。
4.3.8 過程取樣及環境監控
無菌工藝模擬試驗過程中,需對過程中的無菌包材進行取樣,并對環境進行監控,以考察生產操作的實際情況,不應采取特別的生產控制和預防措施,制造特別良好的工藝環境,這樣會導致不準確的評估結論,造成工藝條件良好的假想,過程取樣及環境監控如表4 所示。
Part
5
結束語
本文詳細描述了凍干產品無菌工藝模擬試驗的改進和實施。因不同的產品劑型,如懸浮液的無菌灌裝、無菌粉末產品、無菌霜劑、無菌乳膏劑等,工藝會有一些差異,灌裝過程中的干預方式、操作方式等在方案的設計上會有細節的不同,需要技術人員根據不同的劑型進行方案設計,并完整記錄整個過程,在培養結果發生異常時,灌裝過程的記錄會成為基礎的調查證據。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制藥工藝的不斷優化和制藥工業企業的不斷發展,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方案的設計將會愈加完善。
參考文獻
[1] 侯海濤,錢芳. 凍干粉針劑無菌工藝模擬試驗研究[J]. 科學與財富,2015,7(8): 173-174.
[2] 陳華美,黃渝,王大平. 培養基模擬灌裝試驗方法探討[J].山東化工,2015,44(8): 88-90.
[3]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認證管理中心. 藥品GMP指南: 無菌藥品[M].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學習八項規定 增強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持續合規 提質創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醫藥..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