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動一動就是一身汗,流失的不光是水,還有體內寶貴的氣與鉀。俗話說:“夏天補鉀,勝似吃參。”您若覺得天一熱就犯困乏力,口干心煩,那很可能是身體早已“空虛”。作為一個多年泡在藥書與鍋鏟之間的老中醫,我更信“藥補不如食補”。這4道時令小菜,吃得對了,比燉大雞湯還養人。
一、
青菜炒香干:隨手一道,清氣上升
綠葉青菜中鉀含量原本豐富,配上豆制品香干,清青補氣,脾胃皆喜。此菜最適合氣虛乏力者進補。
準備青菜兩把,香干三塊,蒜末適量。香干切片,入鍋略煎,加蒜炒香,最后下青菜翻炒至斷生,加鹽提味。
清爽不膩,吃后不燥。你有沒有發現,這菜做得好,飯都能多吃半碗?中醫講“清陽上升”,這便是疏肝理氣的體會。
二、
醬香豆腐:土味足,脾胃開
豆腐本屬“中宮本草”,補而不膩。《本草備要》中亦有記載:“補中益氣,生津潤燥。”醬香濃郁,更能喚醒夏季沒胃口的人。
切豆腐塊,輕煎兩面金黃,撈出待用。鍋中放醬油、豆瓣適量,加蒜炒香,豆腐入鍋翻炒。加少許溫水燜至入味出鍋。
這道菜吃得對,脾胃就如老牛反芻般有力氣。是不是有時你吃完高油飯菜,反倒覺得更疲軟?這就是“油傷脾”惹的禍。
三、
茭白蘿卜絲:利濕補氣,夏日摯友
茭白甘淡而補虛,蘿卜理氣化滯。這兩個搭檔,一個“上清”,一個“下通”,合起來正適合濕氣重、消化慢的人群。
茭白去殼切絲,蘿卜刮皮也切細絲,下鍋爆香姜絲略炒,加點水略燜至熟,鹽調味。一碗白凈素雅的小炒,看著可口,吃著通暢。
尤其適合睡后易出汗,晨起口干的人。你是不是一到早上就沒精神?這種下氣通陽的小菜,或許能幫你開鍋生熱。
四、
毛豆炒蝦仁:動中生陽,補在無聲
毛豆富含植物蛋白與鉀,蝦仁則走腎暖陽,此菜一個“柔中帶剛”,適合長期疲憊、腿軟者用來調元補形。
新鮮毛豆焯水去澀,蝦仁用料酒腌一會兒,鍋熱油輕爆姜片,下蝦仁滑炒,再入毛豆翻炒均勻,加少許鹽即可。
色澤清雅,入口鮮美。是不是你也曾想吃得健康又不失味道?這就是貼合四季、順養五臟的一道良品。
五、
腎強則氣充,鉀穩則心安
中醫看“氣為血帥,腎主藏精”。鉀若不足,脈象易弱,心悸多煩。食補是養內力之法,最怕那種大補亂補,失了根本調和之道。
所謂“參貴而不適”,還不如從一碗菜中得到潤養。你是否也有過補人參、喝牛奶,越補越燥的經歷?其實,夏補講究內清外溫。
想要避暑不空虛,飲食就得順應五味生化之氣,而不是“火上添油”。
六、
鉀不可狂補,清養比猛攻更中道
有人以為只要吃香蕉、喝電解水就能立馬補回鉀,這叫殺敵一千自傷八百。身體講調和,鉀攝入需伴隨健脾理中,才能藏得住。
你吃得再多,脾不能運化,那鉀也如百川歸海一般失之東流。若能每日食幾口清菜、淡豆、鮮蝦,鉀就在你不知不覺中穩住了。
這才是“養在味中,補在行間”的中醫智慧。是不是已經明白,養氣補鉀從廚房開始才實用?
七、
夏補若用心,勝過千金藥
這個季節吃得當,等于給全身上下鋪上一層清涼的“保護膜”。而這幾道家常菜,簡單卻實用,清補不燥,真正養得起老年人的腎元之氣。
每日三餐是良醫,你若把握住季節與脾胃的節奏,炎熱又有何懼?好菜不貴,好身子用心養出來,鉀這種“無聲衛士”豈能輕忽?
你想好了嗎?今晚的飯桌上,要不要試試其中一道清淡卻不失滋養的小菜?
結尾點醒一筆:
萬物以和為貴,養生亦如調湯。一味味食材,是自然送給我們的藥引,吃得對,身體自然知感。別總想著靠藥和補品,四季之中,每頓飯才是真正的補方。你看這幾道菜,簡單易得又不傷身,你還猶豫什么?
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學習八項規定 增強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持續合規 提質創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醫藥..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