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特朗普如愿在“美國獨立日”這天簽署了《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以下稱為《大美麗法案》)。![]()
![]()
![]()
該法案以減稅、削減社會福利支出、增加軍事和邊境安全預算為核心,引發財政赤字擴大及社會公平爭議。
其中,爭議最大的莫過于對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的大幅削減,未來十年將削減近1萬億美元,并引入工作制度,即19-64歲的補助對象需每月80小時,有受撫養人年齡在14歲以下或有醫療狀況者可豁免,以此抬高門檻。美國醫保同樣由社保與商保組成。商保由私營保險公司運營,而社保則由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公負責,包括醫療保險(Medicare),主要面向65歲以上老人及殘障人士;而Medicaid,則類似于低保等計劃。Medicaid源于1965年美國《社會保障法》的授權,最初僅覆蓋失去父母支持的低收入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等特定群體。2010年,奧巴馬政府推出《平價醫療法案》(ACA),提供稅收抵免,并鼓勵各州擴大Medicaid范圍。
之后,拜登政府在ACA的基礎上又推出了《通脹削減法案》(IRA),不僅“引入”了藥品價格談判機制,還重新開放ACA醫保注冊通道,再次提升醫保的覆蓋率和普及度,有數據統計,新增約2000萬人獲得Medicaid參保資格。而隨著《大美麗法案》的簽署,不僅終止了美國去過一直以來的Medicaid擴張,還削減了ACA保險的補貼機制,CBO預計會導致約310萬市場參保人失保。此外,疊加ACA保險補貼將于今年底到期,美國參保人數將進一步縮減。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估計,到2034年,該法案對醫療補助計劃的修改可能導致1180萬美國人失去健康保險,覆蓋面將回退至奧巴馬醫改之前的水平。一定程度上,逆轉了拜登和奧巴馬政府時期在醫保領域的諸多進展。按照特朗普所說“民主黨人強調的醫療補助和營養援助計劃的削減”是因為那其中充滿了“浪費、欺詐和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