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事物是為了從情感上和認知上理解它。觸覺是我們六個重要感覺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利用并需要這些感覺。但是各種意外或疾病會干擾我們的觸覺。
目前,“納米工程生物模擬觸覺傳感器”和“納米工程生物觸覺”項目的歐洲研究人員對觸覺之謎進行了深入探索,并已研發出第一根敏感的人造手指。
這些項目的主要科學目標是極大地提升人們對人類機械轉導系統和組織工程納米生物傳感器的認識。因此,一個由13個科學研究機構、大學和公司組成的國際性多學科團隊把他們的匯聚在一起。
“納米工程生物模擬觸覺傳感器”項目的協調員邁克爾·亞當教授說,“生物模擬觸覺傳感器在許多方面都能得到應用,比如假肢上會安裝神經耦合器,它使假肢能夠感覺物體并把感覺回饋到大腦,從而控制肢體。另一個引用領域是機器人,你或許想要機器人能夠感觸抓握物體,或對物體表面進行智能觸覺探索。”
科學家們已開發出第一根敏感人造手指的原型。這一原型和一系列壓力傳感器一同工作。這些壓力傳感器模仿人類神經觸覺傳感器的空間分辨率、敏感性和動力學,并可以直接連接到中樞神經系統上。敏感人造手指聯合模仿人類指紋的人造皮膚,其對振動的敏感性就會得到提高。當滑過不同質地的網紋表面時,生物模擬手指會以不同的方式顫動,進而產生不同的信號,一旦病人使用了它,他們就能知道表面是光滑還是粗糙。伯明翰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物理學家邁克爾·沃德博士說,“這些傳感器就像是你自己的手指一樣能夠感觸物體。”
把生物模擬手指安置在假肢上會使人工關節達到下一個級別。
意大利科技研究所微型機器人中心的盧西爾·貝凱博士說,“與目前市場上的手關節相比,一種綜合觸覺將是一項重大進展。綜合觸覺設備將成為一種真正現代的生物模擬設備,它將使病人擁有感覺,就像它本來就是他身體的一部分一樣。”
在人造手指得到大規模應用之前,許多測試將必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