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香港交易所推出新《上市規則》,增加18A章,允許未有收入、未有利潤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請。在9月5日舉辦的“香港交易所生物科技峰會2023”上,香港交易所聯席營運總監及股本證券主管姚嘉仁表示,經過5年的發展,香港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生命科技投融資中心而隨著香港醫療健康生態圈蓬勃發展,作為重要基礎設施的“港版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正在醞釀。
香港資本市場持續創新
賦能醫療健康生態圈蓬勃發展
姚嘉仁透露,新《上市規則》推出以來,已有超60家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依18A章在港上市,合共融資1100億港元。截至8月底,共有119家醫療健康公司在港上市,涉及的新股集資額超過2,700億港元,上市企業領域高度多元化,包括生物科技、制藥、醫療器械及醫療服務等。其中有10家相關公司于今年掛牌。
姚嘉仁表示,目前已有12家18A章上市公司達到一般上市規則的要求,成功“摘B”(即營收達到一般上市公司要求,股份簡稱不再加上“B”的標記)。他說,這反映生物醫藥企業借力香港資本市場,實現了穩步發展,有助其產品開發及商業化。
姚嘉仁指出,香港交易所作為香港資本市場的運營者,對生物科技公司的支持是全方位的。除新股上市融資外,香港交易所還提供了豐富的產品可為生物科技公司所用,包括ETF、衍生品,結構性產品等。
此外,姚嘉仁表示,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的超級聯系人,香港交易所也在持續完善交易規則和基礎設施,包括推動國際公司納入互聯互通,近期推出的港幣人民幣雙柜臺等,通過不斷開拓及創新,推動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全面賦能醫療健康生態圈。
特區政府盡其所能
搶企業 搶人才
香港特區政府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主任容偉雄在“香港交易所生物科技峰會2023”發表演講時介紹:“香港具有相當強大的研究能力,我們在這里有5所世界排名前百的高校,其中兩所是世界上排名前40的醫學院校,而且在這里面我們有一流的科學家,這有助于我們在生命科技方面成為全球領先樞紐。”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2年10月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將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吸引全球具有高潛力和代表性的重點企業。據容偉雄介紹,香港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成立于2022年12月,使命是盡其所能吸引企業和人才。香港特區政府財政預算將劃撥300億港元用于吸引來自海外的企業到香港創業,促進香港的科技創新,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
容偉雄表示,在《香港2023-2024年財政預算》中,財政司司長撥出了60億港元資助大學和研究機構在港創立生物科技研發實驗室,促進大學之間、機構之間以及多學科的合作,體現了香港特區政府推動科研發展的堅定決心。此外,香港特區政府撥出了100億港元,用于促進研發和創新機構的發展,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
據容偉雄介紹,香港成熟的生態體系,對于生命健康科技企業發展十分有利。旗艦機構香港科學園致力于推動研究成果轉化。生物科技一直是該園區的發展重點,一直致力于鞏固香港生物科技領域在全球的領先地位,目前已匯聚超過300家生物科技公司。
此外,容偉雄透露,為吸引全球高端人才,香港推出了“高材計劃”,讓全球排名前百的高校人才可以非常便利地落戶香港,尋求他們的職業發展。該計劃從2022年12月推出以來,已有75,000名符合資格的高端人才的申請獲得批準。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容偉雄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將全力推動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園區的發展,相信該園區將匯聚頂級的來自內地及世界各地的研發團隊緊密合作。容偉雄說:“我們還要放眼粵港澳大灣區,整個灣區擁有8000萬人口,同時擁有大量的生物科技企業,為生物醫藥及醫療科研及企業蓬勃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香港上市制度改革
對中國意義重大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指出,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制度改革對中國意義重大。首先,香港交易所為中國生物醫藥科創企業提供了一個國際化的融資平臺,助力中國生物醫藥走向國際——資金來自國際,產品走向國際。
其次,18A章讓生物科技公司的科學家們有信心去做科研。根據麥肯錫的報告,目前中國的藥品審批和研發數量已位居全球第二。
第三,宋瑞霖說:“香港交易所拉動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功不可沒。香港交易所2018年那一聲敲鑼,不僅拓寬了生物醫藥研發企業的融資通道,也驚動了內地。之后科創板、北交所相繼推出,中國資本市場向科創企業敞開大門。”
“背靠祖國、聯通世界”
打造“港版FDA”
目前,全球公認的藥品審批機構主要有三家,分別是中國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美國的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而香港目前并沒有本土的藥物監管和新藥審批機構,大量的創新藥物仍需要在其他地區進行審批之后才能引入香港市場。
因此,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會長盧毓琳提議,香港要打造一個獨立的“港版FDA”;并透露,目前香港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在積極研究相關事宜。他說,香港雖然擁有大量頂尖高校及科研人才,卻很難把科研成果產業化,應該盡快補齊這個基礎設施短板。這將非常有利于完善香港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為香港吸引和留住優質生物醫藥創科企業及人才;同時也有助于香港更好地發揮“立足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
宋瑞霖認為,要打造“港版FDA”,香港的藥品監管內在構造是齊全的。首先,人力資源不是問題,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可以全球招聘最頂級的生命科學專家。內地也可以給予香港極大的支持。他說:“光我們中國藥促會的國際藥品監管專業委員會,就聚集了60多位前美國FDA的審評官。”其次,技術更不是問題,香港幾個大學的實驗室,完全可以以第三方購買服務的方式起到藥品檢驗的作用。同時,香港擁有國際認可的專業臨床前安全性評價機構。
宋瑞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推動了港澳和大灣區內9個城市的一體化發展,這為香港創造了巨大機遇。同時,香港也需要盡快轉型。在生物醫藥領域,要從過去的過境貿易平臺,轉化為協同發展平臺,協助內地的產品通過香港走向世界,補國家之所需。
宋瑞霖相信,未來國家將會允許通過“港版FDA”認證的藥械在完成國家備案后在大灣區的臨床機構開展臨床試驗,國家藥物監管部門也會認可這些藥械在大灣區臨床試驗數據的有效性。這意味著這些已經具備國際水平,且得到國際認可的“港版FDA”藥械,可以非常便利地獲得中國內地藥物監管部門的認可。自然會吸引國內外生物醫藥創新企業及人才匯聚香港。
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學習八項規定 增強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持續合規 提質創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醫藥..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