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百時美施貴寶用“中國2030戰略”串起了其在中國發展的10年大計。如今,百時美施貴寶副總裁、中國及亞洲區域市場總經理、中國區總裁陳思淵預判,接下來7年,百時美施貴寶在中國發展的節奏將是“加速度”。
2020年,百時美施貴寶(BMS)正式發布“中國2030戰略”,關鍵指標之一是引入更多“First-in-Class”與“Best-in-Class”新藥到中國。
三年已過,回頭來看,這項建立在BMS全球管線確定性,和對中國醫藥市場接下來潛力釋放充滿信心之上的10年戰略,已然行遠自邇。
伴隨著全球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獲批的酪氨酸激酶2(TYK2)變構抑制劑氘可來昔替尼(頌狄多)來到中國,BMS中國近三年來獲批的創新藥已經增至四個,前三個分別是2021獲批的“Y藥”伊匹木單抗(逸沃)、2022年獲批的全球首個,也是十余年來國內首個治療β-地中海貧血的創新藥物注射用羅特西普(利布洛澤),和2023年1月在華獲批上市的用于治療成人復發型多發性硬化的鹽酸奧扎莫德膠囊(熱珀西亞)。
此外,2024年BMS中國還將有一款用于治療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新藥mavacamten預計獲批上市,“mavacamten已在中國獲得突破性療法資格認定。目前,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將其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陳思淵對E藥經理人表示。
▲百時美施貴寶副總裁、中國及亞洲區域市場總經理、中國區總裁陳思淵
四年五款在各自治療領域具有開創性和代表性的藥物上市,為BMS“中國2030戰略”的持續性提供了注腳。
當然,作為一項串起BMS在中國10年發展的戰略指引,陳思淵認為每年的戰略回溯必不可少,“我們每年都在評估,當時所定戰略的幾個重要關鍵點是否符合預期,達到我們既定的里程碑目標”。
結論是積極的,“我們正快速讓全球管線里的創新產品持續進入中國,盡全力爭取做到第一時間進入到醫保支付,與此同時,與中國創新藥企的合作也在不斷推行中”。
更重要的是,執行過程的評估與回溯,除了不斷夯實實施BMS“中國2030戰略”的信心外,陳思淵認為,隨著過去3年產品組合的增加,以及由新藥獲批上市、商業化拓展而練就的精實組織力,在“中國2030戰略”指引下,BMS接下來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加速度”。
持續擴容的產品組合
任何一項長期戰略的制定與執行,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BMS在“中國2030戰略”中將引入更多“First-in-Class”與“Best-in-Class”新藥到中國,列為關鍵指標,離不開該戰略所具備的兩項“天時”。
其一,是眾所周知的由藥審改革所帶動的臨床試驗60天默許制,以及帶動新藥上市審批加速的各種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快速審評、突破性療法認定、附條件批準,乃至海外已獲批新藥的“先行先試”等。
其二,則是BMS強勁且豐富的全球管線的加持。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該項因素在BMS“中國2030戰略”落地執行中更為關鍵。政策利好是所有跨國藥企均可共享的公共資源,而全球管線則具備獨有性。
當然,BMS現如今全球管線的建立,源自BMS比其他跨國藥企更早的轉型。從2007年開始,BMS全球開啟“珍珠鏈計劃”,通過剝離、聚集、并購的一系列舉措,向解決“疑難雜癥”的創新生物制藥公司轉型。
一項項外延式并購讓BMS全球管線煥然一新,2022年由FDA批準的37款新藥中,BMS獨占其三,成最大贏家,分別是納武利尤單抗+Relatlimab聯合療法、mavacamten和氘可來昔替尼。此外,在2023年JP摩根大會上,BMS全球管理層更是透露,手握500億美元可支配資源,用于此后的中小規模并購,以擴充管線。
兩項“天時”互為助力,留給BMS中國的任務就是如何錨定中國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并將過程加速。“哪些是中國患者所需要的,這是一個評估的維度。另外,我們要加快進入中國,怎樣加快,是不是真正做到加快,這是另外一個維度。”陳思淵表示。
圍繞這兩個維度,BMS中國一方面持續不斷地擴充產品線,“BMS目前在中國有30多項免疫腫瘤臨床研究,在血液學和免疫學領域,則分別有16項和21項處于不同階段的臨床研究。在BMS‘中國2030戰略’中,我們會確保與全球同步開展創新藥物的III期臨床研究;而在中國迫切且未被滿足的疾病領域,BMS的目標是‘逐步同步參與到全球的早期開發中’,實現更快申報,讓中國患者第一時間用上”。
自“中國2030戰略”開展以來,BMS中國先后在血液學、免疫學、心血管領域布局了新產品,并為已上市的免疫腫瘤產品“O藥”和“Y藥”持續新增適應癥。
新近獲批的頌狄多是BMS在免疫學領域的代表性產品。作為一個在獲批前就已經獲得業界普遍關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新星”,這款口服TYK2變構抑制劑因其精準靶點和獨特“變構抑制”機制,在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方面體現出穩健的療效、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加之每日一次口服的給藥方式非常便捷,被認為是BMS在免疫學賽道中的一個重磅新藥。“頌狄多的到來可以切實滿足銀屑病患者對于長效、安全且便捷的口服治療方案的迫切需求。”陳思淵表示。
眾所周知,隨著免疫領域上市新藥數量的增多,該領域已經成為繼腫瘤賽道后的又一藥企“必爭之地”,而現有靶向治療方案,主要集中在大分子領域,注射給藥是主要給藥途徑,療效之外,創新口服小分子藥物帶來的臨床應用上的便捷性,勢必成為BMS在自免領域“開疆拓土”的顯著優勢。
2022年獲批上市用以治療β-地中海貧血的羅特西普(利布洛澤)則是BMS在血液學疾病領域布下的一子。β-地中海貧血在全球范圍內屬于罕見病,但在中國,根據流行病學統計數據,廣西、廣東、福建、湖南、云南、貴州、四川等地都是β-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地區。“這個領域一直以來沒有對因的治療藥物,而羅特西普則是針對該疾病的對因治療。“
而即將上市的新藥mavacamten則聚焦在心血管疾病領域,BMS中國對該領域寄予厚望。
2020年,BMS通過并購MyoKardia獲得mavacamten,而在并購發生早幾個月,MyoKardia將mavacamten的中國及其他部分亞洲市場的獨家權益許可給了聯拓生物。2023年10月,BMS中國將以上權益作價3.5億美元收回。
據悉,mavacamten已于2022年在美國獲批上市,用于治療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是首個且目前唯一獲得美國FDA批準的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值得一提的是,mavacamten獲得了今年被業界認為是“醫藥界諾貝爾獎”的蓋倫獎,這是BMS近年來又一次獲得該獎,之前還有免疫腫瘤領域的O藥和Y藥。
“在中國,我們希望通過mavacamten進入到心血管領域,以此為基礎來搭建BMS中國心血管領域的管線或者團隊。”陳思淵表示,“事實上,心血管疾病領域一直是BMS的優勢,我們未來還會有更多重磅產品”。
擴容產品線,在BMS“中國2030戰略”中,除了引進來,還有走出去,標志性動作是與中國創新藥企合作,構建橋梁將中國創新帶向全球其他市場。
在這方面,BMS一出手就是大動作。12月11日,BMS與百利天恒藥業子公司SystImmune達成許可合作,以首付款8億美元交易,潛在總交易額84億美元獲得后者一種同類首創的HER3/EGFR雙抗ADC產品除中國大陸市場之外的開發及商業化權益。
提升患者可及 “多條腿”同步向前
如果說產品組合的豐富依靠的是“天時”,那么提高新產品可及性,則更多憑借的是把握“地利”。
從2018年國家醫療保障局成立,到2019年一年一次的醫保目錄藥價談判常態化開展,再到2020年后醫保談判規則的逐步完善,醫保政策對新藥納入報銷目錄的確定性,疊加醫保覆蓋保持在95%以上的持續性,使得借助審評、審批政策快速將新藥引入中國,并快速通過談判被醫保覆蓋提升新藥可及,成為所有藥企的共同選擇。
事實上,快速提升新藥可及性,也是BMS“中國2030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陳思淵總結,在提升藥物可及性與可負擔上,BMS中國是“多條腿”同步向前。
首先是“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進入到醫保覆蓋。“所有新產品上市后都會第一時間與中國政府一起探討納入醫保的可能性。不是選擇性地去做,而是所有產品都會去談,因為它是覆蓋面最廣的支付系統”。當然,“也會探索創新的患者可及模式,例如惠民保、患者援助項目、大灣區港澳藥械通政策、博鰲樂城國際醫療計劃以及差異化的患者支持與服務等”。
目前,2022年獲批上市的針對β-地中海貧血的創新藥物羅特西普已在其上市后7個月內完成藥價談判,進入醫保并于2023年3月1日起開始執行;2023年獲批上市用于治療成人復發型多發性硬化的奧扎莫德(熱珀西亞)也已被納入醫保,并將于2024年1月1日起實施。
當然,受限于中國醫療保障體系“保基本”的定位,在BMS在華管線中也存在“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尚未進入到醫保的產品”,比如免疫腫瘤類藥物“免疫雙子星”。對此類藥物的可及性的提升,BMS中國則采取了創新支付的方式。據陳思淵透露,目前BMS中國的“O藥”跟“Y藥”已經納入到全國149個惠民保產品中,覆蓋超過1.08億保戶,“只有讓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實現生存獲益、提高生活質量,創新藥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價值”。
除支付端的覆蓋外,BMS中國還會充分考慮“先行先試”政策。“通過博鰲、大灣區等地開展的‘先行先試’項目,可以讓已經在海外獲批的新藥更快讓中國患者用上。”同時,在新藥獲批后與納入醫保前的“空窗期”,BMS還會開展患者援助和患者支持項目,保證患者能夠以相對合理的費用負擔,盡快用上新藥。
不過,條縷清晰地提升新藥患者可及性的成果,需要BMS中國圍繞新藥開展諸多開創性工作,這可能是對BMS中國而言最具挑戰性的。“在一些早前沒有治療藥物或者傳統治療藥物無法滿足患者需求的領域,我們的First-in-Class或者Best-in-Class的產品一旦獲批上市,我們就是第一個,或者唯一的”,“也許很多領域常年以來已經形成了一套機制方法,但是在新領域,我們需要去創造”。
事無巨細,方方面面。從市場教育、專家共識到臨床指南等都需要去“創造”。這是成為細分領域領導者的榮耀,也是擔當細分領域領導者需要完成的能力蛻變。
一個常識在于,能力提升是一個自內而外,又自外而內,循環往復不斷持續的過程。盡管陳思淵認為“不同領域、不同專業,方式會不一樣”,但所有不一樣的過程與結果又可以總結為一個關鍵詞“insight”。
從執行層面來講,這是一項以“新藥患者可及”為明確靶標的“群智涌現”,需要各細分領域的臨床專家、BMS中國團隊、BMS亞太區域市場,乃至BMS全球管理層通力配合。
缺少可復制的經驗,就去全球其他市場學。“如果美國是第一個上市的話,就與美國交流。此外,在亞太區,日本很多臨床實踐可能也有可借鑒之處”。
缺少臨床應用指南,就持續不斷通過與KOL溝通,圍繞BMS所構建的新藥臨床相關數據,達成共識,幫助BMS研發、醫學團隊構建起一套新藥的知識圖譜,將疾病知識、藥物信息、臨床應用、患者受益等信息,用適宜的方式傳遞給臨床醫生,助力提高臨床診療水平。
團隊在全新領域“初來乍到”,就將實戰歷練與針對性培訓相結合,不斷夯實能力底蘊,拓展能力邊界,“更加國際化、更加全球視野的能力,在任何領域都需要加強”。
而這就是“中國2030戰略”執行需要的“人和”。
以實戰構建組織力
目標明確的長期戰略,可以為團隊執行時屏蔽噪音,而在實戰中所構建起來的精實組織力,是任何一項長期戰略持續出成果必須具備的“人和”。
在BMS中國履新3年后,2023年1月1日,陳思淵升任BMS副總裁、中國及亞洲區域市場總經理,其負責的區域,除此前的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之外,還包括中國臺灣地區、韓國、東南亞在內的亞洲區域市場。
過去幾年,中國醫藥產業市場環境、政策環境、競爭生態發生巨大變化。身處其中,一路走來,陳思淵總結,作為一名跨國藥企區域市場負責人,需要具備三項能力。
首先是與商業化相協同的新產品上市能力,這不僅關系到全球管線與本地管線的戰略布局和研發策略的緊密配合,還包括新品上市后的商業化綜合能力的搭建。“中國市場發展非常快,新產品上市也很快。所以看到機會點,并快速地執行,把新產品第一時間帶入到中國市場、惠及患者,這個很重要”。
第二是塑造和發展市場的能力。陳思淵說,“iPhone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手機能變成這樣”。新藥也同樣如此,“創新藥,除了已經確定性的臨床數據,事實上很多東西是未知的”,這需要身處其中的所有人“快速學習、吸收,讓生態圈所有相關方更早參與進來,共創治療新觀點,打造市場”。
第三是擁抱變化的能力。變化是市場快速迭代中唯一不變的確定性,“團隊的變化、能力的變化、不同治療領域的變化,包括做事方式的變化。領導者引領變化并帶領整個團隊經歷這個變化,在變化中找到更好的方式和方法,也非常重要”。
如上背景下,跨國藥企中國總經理們都如同“破壁者”,他們需要協團隊之力,通過破解一道道政策題、市場題、準入題、人才題,為接下來跨國藥企在華發展邏輯的再次構建,貢獻自己的智慧。
陳思淵將破題的關鍵,放在人才納新與能力培養提升上,“所有戰略落地實施最終還是依靠人”,這也是BMS“中國2030戰略”的核心內容之一。聚焦點是兩個:數量和質量。
人才數量上,BMS中國研發及商業團隊員工數量較2020年增加約30%。
人才質量上,以“雙翼突進”為工具,圍繞能力提升持續開展。
一方面通過技術培訓、領導力培養,構建員工認知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領導力是能力模型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很多事情沒有現成的方案,可借鑒的做法,這需要員工的自我突破,用創造性的方法解決問題”。
一方面則通過實戰演練,在“炮火中”提升團隊戰斗力。就像陳思淵對跨國藥企區域負責人能力的總結一樣,她認為,“能力都是在不斷嘗試中發展出來的,你需要做這些工作,你就需要具備這些能力”。當然,BMS中國在中國的產品布局也為希望不斷拓展能力邊界的員工,提供了平臺,“在不斷嘗試,不斷試錯,不斷經歷中,把能力打造出來”。
三年前,BMS用“中國2030戰略”串起了其在中國發展的10年大計。三年來,BMS中國用不斷豐富的產品組合、持續提升的患者可及、用實戰練就的團隊能力,共同為“中國2030戰略”其后的發展,集聚了天時、地利、人和。
這是陳思淵預判接下來“中國2030戰略”將實現“加速度”的基礎,“外部會看到我們的里程碑越來越多,越來越快,未來幾年甚至會看到更多創新藥品,更早、更快在全球和中國獲批。”因為,“工作是戰略制定之后就開始做了,但是成果是慢慢看到的”。
就像2023年10月才公布的BMS與聯拓生物的交易,實際上,“這項工作在三年之前就開始做了”。
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學習八項規定 增強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持續合規 提質創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醫藥..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