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審議通過《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
會議指出:“要全鏈條強化政策保障,統籌用好價格管理、醫保支付、商業保險、藥品配備使用、投融資等政策,優化審評審批和醫療機構考核機制,合力助推創新藥突破發展……”。
其中,創新藥的“價格管理、醫保支付”,是創新藥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醫保部門從去年開始,即出臺了支持創新藥發展的一系列政策。
6月28日-6月29日,由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會(CBA-China)主辦,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蘇州工業園區科技招商中心、BioBAY共同協辦的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會(CBA-China)中國年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作為主題演講嘉賓出席28日的主會場論壇,進行了 “醫保如何支持創新藥發展”的主題演講。
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 黃心宇
自從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靈魂砍價”一度成為醫保談判的代名詞,創新藥進入醫保后平均降價幅度超過60%。對老百姓來說是利好。而對創新藥企來說,藥品進入醫保目錄降價后能否“以價換量”?如何調整自身的市場和研發策略成為挑戰。
醫保和創新藥的關系要如何理解,前者對后者來說到底是“放量”的管道,還是支付市場天花板的重壓?黃心宇從事實、常識出發,論述了這些年來醫保系統對于創新藥發展的支持和引導,并拋出了問題和期待。他希望借由這次在新藥人匯聚的論壇上公開發聲,加強醫保系統和業界的溝通,共同助力創新藥的發展。
28日下午,黃心宇還出席了由深藍觀主持的圓桌討論,與中國保險協會核心專家邵曉軍、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衛生技術評估研究部主任王海銀、亞盛醫藥董事長楊大俊、信達生物戰略規劃及業務拓展副總裁鄧夢卿進一步探討支付端各環節如何支持創新藥。
-01-
6年新增744個“醫保藥”,加快創新藥進入臨床速度
又到6月底。
每一年,這是有新藥獲批的企業最為緊張的節點之一,因為7月1日是新藥開始申報進醫保的日子。在完成從研發到獲批的關鍵一躍后,新藥能否通過醫保渠道占據市場先機,順利完成商業化使命,在12月正式的醫保目錄出臺前,申報是基礎。
如今,醫保目錄每年一調整是常態,有“老藥”調出,也有更好的新藥調入。有了醫?;饒箐N,老百姓對于新藥的支付能力大大提高,新藥也能得到一個重要的買單方,并且有了市場推廣的重要渠道。
但每年進行目錄調整,此前并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在審評端和支付端尚未進行改革的過去,藥品上市申請審批積壓,進入醫保的渠道也并不通暢,醫保目錄曾經17年里只進行了4次調整,最長的間隔達到8年。這導致最新審批的新藥短期內無法得到醫?;鸬闹С郑暂^為實惠、平價的面貌來進入患者手中,新藥的推廣放量少了一個快速的通道。
而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后,醫保目錄開始每年一調整,改變了上述狀況。新藥進醫保流程逐漸常態化:每年7月申報、8月審查、9月專家評審、10月企業提交談判競價資料、11月價格測算和談判,次年1月新目錄執行。
從成效上來看,如今80%的新藥在藥監局審批上市兩年之內能進入到醫保,6年來醫保目錄已經累計調入了744個藥品,其中談判新增有446種。而在446個談判新增醫保藥里,腫瘤和慢性病藥加起來超過了40%。
由此,我國臨床用藥水平逐步與國際主流用藥同步,“患者能夠更快地去獲得這些創新藥,創新藥進入到臨床的速度、能夠獲得醫保報銷的速度應該是明顯加快了。”黃心宇提到,隨著目錄調整,中國的醫保用藥保障范圍“在相同發展階段國家和地區中處于較高水平”。
此外,醫保目錄申報條件向新藥傾斜,新藥必須根據專家的評審和測算,才能決定能否進入醫保、醫保價多少,擁有臨床優勢的新藥能得到比較好的經濟回報。市場中醫保的專業力量被強調,這倒逼了醫藥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創新意識提升。
以近十年最重磅的“腫瘤基藥”PD-1為例,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在2020年進入醫保目錄,是第一個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PD-1。2020年當年以價放量效應明顯,醫院端的銷量從原來的3億元迅速提升到20億元。
鄧夢卿在深藍觀主持的圓桌論壇上表示,從商業化的角度,信迪利單抗進入醫保目錄后出現三個比較顯著的變化:
第一個,市場迅速下沉,原來業務聚集在一二線城市,但當產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后,三線及以下城市迅速打開了用藥需求,支付問題得到很好地解決。
第二個,患者用藥周期的提升。由于腫瘤治療費用高,很多患者在用藥1-2個療程以后就脫落,無法體現出創新藥真正的療效。進入醫保以后,由于負擔能力提升,治療周期延長,更真實地反映了創新藥的臨床價值。
加速醫院準入的最后一公里,信達當年作為唯一一個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 PD-1抑制劑研發公司,贏得了比同類品牌早一年的時間窗口。這一年內,信達進入了大量二三級以上的醫院。
“進入醫保目錄這三年的變化其實最終都反映在藥品銷量的提升和公司整個營業收入的提升上。”楊大俊則感慨,醫保作為國內醫藥的主要支付方,對于創新藥進入市場、讓患者獲益非常重要。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第一代BCR/ABL抑制劑格列衛的故事,至今仍扣人心弦,該藥在2017年進入醫保目錄。但另一方面,BCR/ABL抑制劑的出色療效,也使白血病成為可以讓患者長期帶病生存的慢性病,因此患者對于藥品能否得到醫保報銷非常敏感。
而去年1月,國產創新藥第三代BCR/ABL抑制劑耐立克談判成功進入2023年醫保目錄,某種程度上也是“藥神”故事的延續:醫保對于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對于患者和藥品創新的重視,不會結束。
數據顯示,2022年,醫保對新藥的支出從2019年的59.49億元增長到481.89億元,增長了7.1倍。
-02-
醫保價格是怎么來的?如何科學評價?
黃心宇介紹,國家醫保局成立這些年,逐漸摸索出了一套相對科學、公正、客觀的藥物評價方式且不斷完善。醫保部門正在成為國內衛生技術評估、藥物經濟學等技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學習八項規定 增強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持續合規 提質創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醫藥..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