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醫療衛生體系持續進步,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全球同行的高度認可,尤其是在醫療服務質量和可及性方面的顯著提升。
當前,中國醫療衛生投入占GDP的7%,標志著醫療市場正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醫療服務模式正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提升,管理方式也從粗放式向精細化、效益化轉變。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多樣化,從單一的生理疾病治療擴展到包括體檢、慢病管理和心理健康服務在內的全面身心健康照護。
在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醫療衛生體系正逐步邁向更加以價值為導向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目標是全面提升全社會健康水平,并為全球公共衛生領域貢獻更多中國經驗。北京醫藥衛生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范長生表示,價值醫療的核心在于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醫療服務,以滿足患者的需求,同時確保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自2016年起,中國的醫療衛生改革開啟了新篇章,這一年被標記為中國“價值醫療”實踐的起點。這一轉變的標志性事件是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與中國財政部等聯合發布的“三方五家”醫改報告——《深化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設基于價值的優質服務提供體系》。在價值醫療的實踐中,基本原則是為患者創造價值,這不僅意味著保障醫療服務的質量,也強調在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在宏觀方面,以價值為導向的醫療服務體系和支付模式,在微觀層面,技術、藥品和醫療服務的準入將嚴格基于衛生技術評估(HTA)的價值框架。這意味著醫療相關決策都將通過科學、系統的評估,確保只有那些能夠為患者帶來明確健康益處的技術和藥品才能被納入醫療服務體系。價值醫療識別與實施策略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協調,包括政策制定者、醫療服務提供者、患者以及支付方等,共同推動價值醫療的實現。其中,醫療服務供方的實施需要提高對循證治療的依從性,確保治療方案基于科學證據,提高治療效果。減少過度治療,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服務,從而提高醫療效率。醫療服務需方,通過改善就診體驗,關注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結構,提升患者滿意度。避免患者對醫療服務的不合理需求,引導患者理解并接受適宜的醫療服務。醫療服務支付方應從關注醫療服務提供的數量轉變為關注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對干預措施進行性價比評估,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為進一步推進價值醫療的實施,中國政府自2017年起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文件,明確了醫療體系改革的關鍵路徑,其中2020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2025-2035)》將“建立管用高效的醫保支付機制”列為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六方面內容之一,要求“持續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這一政策的實施意味著醫療保障制度的改革將更加注重醫療服務的價值,即在確保醫療服務質量的同時,提高醫療服務的性價比,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在所有改革舉措中,醫保支付方式的轉變被認為是價值醫療改革的核心動力,通過從按項目付費向按病種病組付費的轉變,顯著提升了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并推動了醫療服務供給從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轉變。這種改革通過總額預算管理、考核監督、結余留用、超支分擔的管理機制,進一步減輕了參保群眾的就醫負擔,節約了時間成本,并促進了醫療、醫保、醫藥的聯動發展和治理。在醫藥創新發展中,醫保戰略性購買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集采、談判等方式,醫保戰略性購買有效降低了藥品價格,提高了創新藥的可及性。價值醫療在創新藥準入中的應用維度主要包括有效性、安全性、創新性和公平性(含經濟性)四個方面。有效性包括療效指標改善情況,即藥品在治療過程中對療效指標的改善程度,藥品是否被醫療指南和規范所推薦,以及藥品的臨床研究是否提供了充分的證據支持其療效。安全性包括藥品的安全性數據和信息,在實際使用中的不良反應監測數據以及安全性的臨床研究結果;而創新性指的是藥品的創新程度,包括新的分子實體、新的治療方法等,藥品在臨床應用中的適用性以及其他方面的創新。在公平性上,藥品對公共健康的整體影響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應具備合理的成本效益比,確保醫保基金的可持續性,同時滿足患者的基本醫療需求。是否能夠彌補現有藥品目錄中的不足,即新藥是否能夠提供新的治療選擇,解決現有藥品無法滿足的臨床需求等。展望未來,價值醫療的實施需要依賴于技術的進步和數據的積累。隨著技術的發展,價值醫療在未來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目前,價值醫療的推廣受到限制,主要是因為基礎數據的掌握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醫療決策過程中,專家的個人經驗和判斷對結果有較大影響,這可能會影響決策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因此,建立一個科學、規范的模型對于價值醫療的實施至關重要。隨著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建模預測的效率和準確性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些技術的應用有助于提高醫療決策的效率,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使得醫療決策更加科學和客觀。在藥品價格優化方面,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價格調整的敏感性和速度。通過數據分析和模型預測,可以更快地響應市場變化,實現藥品價格的合理調整,從而提高醫療資源的配置效率。總的來說,價值醫療的推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政策、技術、資源配置和醫療文化的全面轉型。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乃至全球,正在不斷探索適合自身國情的實施路徑。只有在確保醫療服務質量、患者體驗與成本控制之間取得平衡的前提下,價值醫療的真正意義才能得以實現。隨著數字化技術進一步成熟、醫療技術和管理模式持續創新,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精準診療和患者管理中的應用,價值醫療有望在提升效率與控制成本的同時,實現對患者個體化需求的更好滿足,有望成為全球醫療體系高質量發展的主流模式。